报告主题:用于疾病诊断的光学探针
报告嘉宾:于法标(教授,海南医科大学)
时 间:2025年10月18日(周六)下午15:30
地 点:麻将血流成河(中国)官方网站
B2-536会议厅
报告人简介
于法标,教授,博士生导师, 2013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/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。海南省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、海南省"515人才工程"第二层次人选、海南省委联系服务重点专家后备人选、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。海南医科大学急救与创伤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,海南省创伤与灾难救援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,海南省生物材料与医疗器械工程研究中心主任。
团队2020年获批功能材料与分子影像技术创新团队负责人(海南省首批双百团队),发表高水平论文160余篇,H-index 60。专利发明授权15项,转化2项。系列工作的首创性得到了学术界同行的肯定,推动了生物医学领域的进步,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,有很强的临床转化前景。
报告内容简介
研究揭示感染微环境中愈合过程的动态平衡与失衡机制:在正常的伤口愈合过程中,活性物种(ROS和RNS)扮演着“双刃剑”的角色。它们既是杀灭入侵微生物的武器,也是细胞增殖、迁移和信号传导的关键信使。通过精确检测细菌感染后活性物种的动态变化(浓度、种类和时空分布):界定“有益”与“有害”的阈值:明确在哪个时间点、何种水平的活性物种从促进愈合转向了加剧组织损伤。阐明感染如何破坏愈合程序:细菌的入侵会引发宿主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,导致活性物种“爆发”,从而氧化损伤周围的健康细胞、细胞外基质和生长因子,使愈合过程停滞在炎症期。研究这种变化能直接揭示感染导致慢性难愈创面形成的关键机制。
欢迎有兴趣的师生前来参加!
麻将血流成河(中国)官方网站
2025年10月17日
撰稿:张晓颖、陈亚辉 审核:王东、王雷